来自:核众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采用131碘(131I)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很多DTC患者在131I治疗后,由于“核恐怖”,会产生各种疑问,如:“医生,131I治疗后多久可以和爱人亲密接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DTC的原理及131I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这样有助于理解减少辐射副作用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1、131I治疗DTC的原理
口服131I后,131I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组织。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可以主动摄取131I,131I衰变时可发出β-射线和γ射线(见图1),β-射线可以通过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杀伤、破坏甲状腺细胞, 131I在清除残留甲状腺的同时,也除去了残留组织中可能存在的微小DTC病灶,可降低DTC复发及转移的几率。而体内131I发射的γ射线可在体外被探测,通过SPECT显像可监测131I在DTC患者体内的分布及代谢情况。
同时,分化较好的DTC细胞也能摄取131I,131I发射的β-射线可以杀伤、破坏DTC病灶,从而起到治疗DTC复发、转移灶作用[1]。
图1. 131I 衰变示意图
2、131I治疗后DTC患者体内131I的分布、清除及出院时间
治疗后全身131I扫描发现(图2),131I除了进入残留甲状腺组织和DTC病灶,鼻区、口咽、唾液腺、肝脏、胃、肠及泌尿系统等部位也可见不同程度的生理性131I聚集,肠道131I聚集主要是唾液腺和胃摄取、分泌的131I转运到肠道的结果,131I通过肾脏排泄导致泌尿系统显影。正常乳房等组织有时也可摄取131I[2]。因此,DTC患者131I 治疗后,其唾液、呕吐物和排泄的粪便、尿液内均含有131I,汗液等分泌物也含有少量131I。
131I在DTC患者体内可通过物理衰变和机体代谢(肠道、泌尿系统及汗液的排泄等)的共同作用而随时间不断减少。研究显示[3],患者服131I(活度:3.70~5.55 GBq)120 小时后,颈部体表正前方1米处平均辐射剂量率接近于环境本底,体内131I减少一半的平均时间(平均有效半衰期)为14.6±6.5 小时。因此,131I治疗2周后(>10个有效半衰期)DTC患者体内滞留的131I量 <初始量的1‰,稍高于天然本底水平。
DTC患者体内滞留的131I低于1.11GBq时可解除隔离出院,一般在服131I 3天后可以达到此标准。
图2. 治疗后全身131I扫描
3、DTC患者131I治疗后减少辐射副作用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DTC患者在131I治疗后3-5天内,需采用以下措施[2,4]:
1、辐射防护病房隔离,避免与他人长时间近距离接触;2、服用泼尼松减轻辐射引起的局部水肿;3、采取促进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排泄131I的措施,减少对泌尿系统、唾液腺、肠道、生殖系统和全身的照射:
(1)多喝水,及时排空小便,每天至少喝2000ml的液体,包括水、果汁等;
(2)多吃粗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每天至少一次),便秘者可口服缓泻剂;
(3)常含服维生素C片、酸味糖果或咀嚼口香糖促进唾液腺的分泌和排泄。
(二)、在131I治疗后1周内,还需遵守以下注意事项[2]:
1、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减少含131I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产生的电离辐射影响自己和家人:
(1)经常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应掩口;
(2)使用单独的餐具、毛巾和床单,并单独清洗,牙刷使用1周后丢弃;
(3)每天淋浴,清洗浴缸;坐着小便,每次用完后都要把马桶盖向下,冲洗两次,使用后应清洗马桶座圈,有条件的可使用专用卫生间。
2、避免与他人发生亲密接触的行为,以防含131I的分泌物沾染他人或进入他人体内:
(1)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分享食物或饮料;
(2)不可以有亲吻、同房等亲密接触行为。
(三)、特殊人群如孕妇和婴幼儿在131I治疗后2周内避免近距离接触。
(四)、有生育需求者,女性建议1年后,男性建议6月后,期间需做好避孕措施。
131I的治疗给DTC患者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其辐射副作用。我们应理性看待“核辐射”,而不是无知地恐惧。在科学认识131I的治疗原理、131I在DTC患者体内的代谢过程、减少131I治疗后辐射副作用的措施和注意事项后,心里的疑问也就豁然开朗了:131I治疗后1周内不可与爱人有亲吻、同房等亲密接触行为。
参考文献:
[1] 李少林,王荣福.核医学.第8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69-270.
[2] Ziessman HA , O'Malley JP , Thrall JH. Nuclear Medicine : the requisites [M].saunders, 2014,90.
[3] 黄钢.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临床操作规范[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302.
[4] 易艳玲, 石洪成, 陈波,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有效半衰期[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0, 44(z1):612-615.
作者:姚晓波 夏俊勇;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