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您点击一下右上方“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多年了,李华终于再次抬起了自己的头!
文 | 中史华纳
编辑 | 中史华纳
“感谢医生,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病床上的李华仍然很虚弱,但他脸上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喜悦与激动。
他紧紧拉着医生的手,久久都不愿意松开。一旁70多岁的老母亲看着此情此景不禁潸然泪下,因为眼前这一幕,曾在她梦中出现过无数次,如今终于成了现实。
久病难医,“折叠人”的最后一线生机
2019年6月某天,一对“奇怪”的母子走进了陶惠人医生的办公室,还没等陶医生反应,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扑通”一声跪在了他的桌前:
“医生,救救我这苦命的儿子吧,我们实在走投无路了,您一定要救救他呀!”
老妇人这一操作行云流水,陶医生根本来不及反应,他赶忙把老妇人搀扶起来:“大娘,您快先起来,有话咱慢慢说。”
陶医生安抚好大娘的情绪,这才得空看清她口中“儿子”的样貌,惊得他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因为与其说这位患者是坐着轮椅来的,不如说他像是被叠起来按在了轮椅上。
要知道,陶惠人医生可是深圳出了名的退役军医,他最拿手的就是脊柱矫正手术,在他治疗下康复的患者更是数不胜数,可纵使陶医生见过疑难杂症无数,病情严重到这种程度的患者他也是第一次见。
经过简单的了解,陶医生得知患者名叫
李华
,陪同他一起的老妇人是他的母亲。
“他患病多久了?”“从年轻的时候就得病了,一开始不严重,慢慢就变成这样了,
大概得有28年了吧。
”
“这么多年了您都没带他去治治吗?”
听到陶医生的询问,辛酸瞬间涌上了老母亲的心头,她哽咽道:“看了,到处都看了,为了治好儿子,家里已经负债累累,只可惜儿子也不见好,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老母亲抹了一把泪继续说道:“我们听说您是治这个病的能手,就来治治看,要是您也治不好,那我们就只能放弃了。”
陶医生没有接话,反而径直走向了李华:“能站起来吗?”得到李华的肯定答复后,两人搀扶着他从轮椅上下来,却只见李华以一种极其“憋屈”的姿势站立着。
他的腰几乎向前弯了180°,整个上半身完全不能挺直,好似叠在了腿上,脑袋深深地埋进两腿之间,双手也只能强撑着小腿才能保持住。
虽然很残忍,但李华的状态用“折叠手机”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由于身体折叠的缘故,他的内脏受到了不小的挤压。
这导致李华想要说一句完整的话都十分困难,更别提其他的日常活动了。
而李华能保持这样的姿势坚持活了20几年,足以见得他求生的意志有多顽强。
陶医生看着眼前李华人陷入了沉思,因为他知道,李华病症的严重程度已经超过了自己的预想,治疗起来无异于登天。
如果连自己也对此无计可施的话,那么就相当于无情地为李华判了“死刑”。
但如何治疗这个问题并非儿戏,需要医院各方面专家集中会诊,想到这,陶医生倍感压力,可他依旧愿意为了李华放手一搏。
身患绝症,“折叠人”的前路该如何继续?
要说现在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不在少数,为何偏偏李华的病情这么严重?他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变成“折叠人”的?这要从李华8岁时的一次意外说起。
1974年,李华出生在湖南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据母亲回忆,年幼的李华十分健康。
无论是跑还是跳都与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而且他
小时候极少生病,
有些偶尔有些头疼脑热的睡一觉立马见好。
单看李华小时候的状态,母亲怎么也想不到短短几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岁那年,李华正与小伙伴们玩得起劲,突然左腿一阵疼痛袭来,随即腿一软,整个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任由他如何挣扎起身都无济于事。
受了惊吓的孩子们不敢耽误片刻,立马跑去将李华摔倒的消息告诉了他的母亲,母亲急匆匆地赶来,看见儿子吃痛地倒在地上,不由分说地抱起他往医院赶去。
一路上,李华左腿膝盖处肉眼可见地鼓胀了起来,但他愣是强忍着一声都没吭。
到医院后,医生告诉母亲李华只是膝盖里积液堆积导致鼓包肿胀,只需将积液抽出,即可恢复健康。
果然,医生为李华处理了膝盖之后,他就可以下地自由活动了,看着李华并无大碍,一家人并未把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因而为以后埋下了隐患。
几年之后,李华褪去了稚嫩,长成了大小伙子,只是有一件事时常困扰着他:
那就是他时常觉得自己的腰背部隐隐作痛,而且经常用不上力气。
当时李华认为自己年轻,身体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只当自己没有休息好,并未重视此事。
久而久之,李华的身体悄悄地发生变化,身体状况也急转直下。
“李华,你的驼背怎么越来越严重了?平时要多加注意啊!”
经母亲一提醒,李华也察觉到了自己身体的异样,他跑到镜子前,细细地端详起自己的体态,可任凭他怎么努力用劲儿,
背后始终像背着千斤重的担子一般,“压”得他挺不起腰杆来。
李华慌了,他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灰暗了起来,这一年,他只有18岁。
不幸中的万幸,母亲始终不愿放弃
这天,李华的病房里传来一阵阵乐曲,原来是他用口琴为母亲吹响了一曲
《世上只有妈妈好》
,虽然这首歌旋律简单,但却足以表达李华对于母亲的感谢。
李华明白,要不是母亲这么多年始终不愿意放弃自己,自己不会有再次抬起头生活的机会。
从李华18岁那年被诊断患有
强直性脊柱炎
之后,母亲就带他四处求医。
听说哪里有会治这种病的医院,她便带着李华前往,两人风餐露宿了许多年,却始终没有寻得治病良方。
眼看着儿子的腰背一天比一天弯得厉害,母亲心急如焚,却也始终无可奈何。
为了给儿子治病,母亲不光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个遍,这些钱无异于打了水漂,母亲依旧甘愿排除万难,只为赌儿子能够好起来。
求医的这些年,母亲始终如一日地悉心照顾着李华,没有一天亏待了他。
为了赚钱,纵有千万般不放心,母亲也只得狠心将李华安置在家里,自己则去村子里打零工攒钱,有时候趁着中午休息的空档,她也顾不得吃上几口饭,急匆匆地赶回家去看看李华情况如何。
随着李华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整个人几乎折叠在了一起,此时他更加离不开母亲的照顾,李华的脑袋紧贴着双腿,母亲只能用勺子一点点地伸进勉强挤出来的空隙里喂他吃饭。
由于内脏受到挤压的缘故,
进食十分困难
,所以通常都是吃一口要喘息好久才能缓过来。
而这极其考验母亲的耐心,有时候常人几口就能喝完的粥,李华在母亲的帮助下要一小时才能喝完。
不仅如此,因为长时间受到挤压摩擦,李华的肚皮上生出了许多浓疮,这让他痛痒难忍。
为了让儿子好受一点,母亲便趴在李华床边,用手指夹着一根沾满碘酒的棉签伸进空隙里为李华擦拭。
虽然李华几乎不能自理,但他身上却干净异常,这全都要归功于母亲的悉心照料。
洗脸、刷牙、擦身体甚至是上厕所,母亲都用她瘦小的身躯搬动着李华的身体,帮助他清洁与解决需求。
这一照顾,就长达28年,
母亲头发变得花白,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但她从未有半句怨言。
甚至每当李华因为愧疚而萌生出想要轻生的想法时,也都是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说让他回心转意,重试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与决心。
敲断身体4次,这一天李华等得太久了
陶医生安排李华入院后,就联系了其他权威专家为其进行会诊,紧锣密鼓地商讨治疗方案等事宜。
而李华这边也没有闲着,因为他长时间保持同样的折叠姿势,导致他的心肺等功能受损,在这种情况下安排手术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于是李华听取了医生的建议,在空闲时间侧着脑袋吹吹气球,锻炼心肺功能与肌体力量,争取早日满足手术要求。
两个月后,陶医生带来了初步的治疗方案与李华和母亲商量,此时李华的状态也明显好了许多,不光增重了将近10斤,身体的各项指标也基本达到了手术要求。
“咱们这个手术风险高、难度大,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陶医生顿了顿,继续说道:“初步定好的手术方案是分四次进行,当然也可能会增加次数,这要看李华手术后恢复如何再决定。”
半晌,李华闷闷地说道:
“陶医生,我不怕,我想试试!”
李华的脸深深埋在腿间,没有人知道此刻他是什么表情,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李华愿意相信陶医生,不愿放弃掉这次机会。
患者同意进行手术后,陶医生携众多院内专家一次次地进行术前模拟与演练,他们尽可能地预想到术中可能面对的所有紧急情况,并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一次手术的时间,即使医生们准备了十分周密的计划,但所有人都不敢掉以轻心,生怕有半点差池。
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要为李华进行麻醉。
普通的麻醉面罩已经派不上用场,只能选用麻醉管从李华的鼻腔深入到肺部的方法进行麻醉。
好在李华意志坚定,强忍着不适努力配合医生,这才让麻醉能够顺利进行。
陶医生等人将李华两侧股骨头打断,帮助其扩大了脸与腿之间的缝隙,为后续矫正脊柱做准备。
此后几个月内,陶医生又分别矫正李华颈椎后凸与畸形的问题,帮助他恢复脊柱正常的直立角度;为他置换双侧髋关节,以帮助他能像正常人一样直立行走。
万幸的是四次手术都十分成功,李华也恢复良好。
从身体折叠到能够再次抬头挺胸再到借助助行器直立行走,经历了28年病痛折磨后的李华,终于在自己46岁这年涅槃重生了!
多亏好心人,李华终于实现了多年愿望
李华的手术牵动着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心,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只为献上最暖心的帮助与最真诚的祈祷。
据悉,此次治疗费用总共84万元,减去医院减免、医保报销以及好心人的捐款,李华只需付4万元。
面对镜头,他与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向大家道谢:
“谢谢大家的帮助,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术后半年,李华在母亲的陪同下终于亲眼看见了大海,实现了多年以来的愿望,浪花层层翻涌,牵动着他们内心最柔软的部位,母子两人湿了眼眶,久久不能平静。
如今,距离李华手术成功也有几年之久,相信他与母亲已经过上了与常人无异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