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都与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有关,从而导致所对应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所以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中,扩张微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减少微血管的渗出、保护微血管显得尤为重要!常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西洛他唑、羟苯磺酸钙等。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胰激肽原酶,属于血管扩张药,是从猪胰腺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蛋白酶。
既然是蛋白酶,它就是通过水解激肽原生成缓激肽,缓激肽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增加小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液灌注。
另外通过激活纤溶酶,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同时还能激活磷脂酶A2,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所以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常用于改善微循环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眼底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还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根据国外研究报道,胰激肽原酶还能抑制微血管的增生,可进一步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在服用该药时,每次120-240单位(1-2片),一天3次,由于是肠溶片,需要到达肠道才能被溶解吸收,所以需空腹服用。但是要注意在脑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急性期禁用,否则由于扩张脑的微血管会加重出血。不能够与蛋白酶抑制剂(如茚地那韦、沙奎那韦等抗HIV药)同时服用,但是与普利类降压药具有协同降压的作用。
西洛他唑片
西洛他唑是一种抗血小板药,属于抑制血小板代谢这一大类药物。和我们常用的双嘧达莫(潘生丁)属于同一类,都是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
它通过选择性抑制血小板和血管平滑肌内的磷酸二酯酶对环磷酸腺苷的降解,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的浓度,进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增强扩血管物质前列环素的活性;激活腺苷活性,进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环磷酸腺苷浓度,进一步抑制血小板聚集;轻度抑制血小板的环氧酶,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血栓形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前列环素。
可以看出,西洛他唑通过不同的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所以适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病变过程,西洛他唑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上比阿司匹林更为有效,更少发生出血事件,但西洛他唑由于扩张血管导致的头痛、头晕、腹泻、心悸、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阿司匹林高。
所以,目前更多的是用于改善由于慢性动脉闭塞症引起的溃疡、肢痛、冷感、间歇性跛行等缺血性症状,尤其适合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也可用于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心源性脑梗死除外)。
羟苯磺酸钙
羟苯磺酸钙属于保护微血管的一种药,它通过降低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其抵抗力,降低血浆黏滞度、提高红细胞的柔韧性、抗血小板聚集,从而防止血栓形成。促进淋巴循环而减轻水肿,此外还能抑制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前列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对微血管引起的高通透作用,促进基底膜胶原的生物合成,从而起到保护微血管的作用。
羟苯磺酸钙,通过抗氧化应激、减少炎症来改善血管的内皮功能紊乱,减少微血管的渗出,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受体的结合,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所以临床上用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玻璃体穿透率、微动脉瘤、眼底渗出、眼底出血。另外研究显示,服用3个月,可使9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下降至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