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唐代漆金白玉佛造像剖析唐代佛造像的特点盱眙割双眼皮哪家好

频道:整形医生 日期: 浏览:0

摘要:

所谓唐代佛造像的特征,并非自己所独有,几乎所有其实在以往的时代也是或多或少或偶尔的都有体现。如:衣纹的"如绳"之象,下唇的"W"之形,早在十六国时期、"北凉"就已经存在。又如:肉髻的"平缓"之象,体态、相貌的"丰满圆润"之形,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齐"就已经蔚然成风。只是唐代将各个时期、每一个朝代特征的优秀元素集于一体、加以升华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这个再造神韵、至高无上,正可谓是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作者: 张涛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唐代漆金白玉佛造像

高约7.5cm。

第一章 金与佛教

第一节 金与金饰之相关文化

· 金、亦即黄金,是稀有、珍贵的一种金属,黄色、软质、抗腐蚀、可溶于水银,用途广泛。摩氏硬度:2-3,纯金密度:19.32g/cc,熔点:1064.4℃,沸点:2808℃。

· 金,中国最早装饰于器物首见于河南省汤阴县龙山文化遗址曾出土2片含金砂的陶片。

· 金,中国最早金饰制品目前可知是甘肃省玉门市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金耳环,距今约4000-3800年。器形较小,工艺简单,是当时中国先民将黄金加工成为饰品原始状态的一种反映。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距今约4000-3800年 金耳环

*. 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约公元前475-433年)墓的云纹"金盏"是先秦时期最大、最重的黄金制品。其,见证了黄金文化从饰品到器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节点,是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所获得的一个璀璨结晶,是战国早期金器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南京博物院藏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战国云纹金盏、金勺

*. 秦汉崇尚神仙,汉代道教盛行,在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方术之士倡导"金银为食器可得不死"的影响下,黄金应用异彩纷呈、工艺登峰造极。

南京博物院藏江苏省盱眙(xūyí)县窖藏出土西汉金兽

西汉《史记·孝武本纪》(公元前108-95年)中记载方士李少君向汉武帝刘彻说:"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黄金。金银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 桓宽《盐铁论》:"仙人食金饮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

东汉魏伯阳(公元151-221年)《周易参同契》:"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

东晋葛洪(公元284-364年)《抱朴子》:"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南北朝约公元480-498年期间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称生金:"辟恶而有毒,不炼,服之杀人。"

南朝至唐朝甄权(公元541-643年)《药性论》:金对镇心、安魂魄有很好的效果。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血肉之躯,水谷为赖,可能堪此金石重坠之物久在肠胃乎?"又说:"尤以箔入丸散服,破冷气、除风,疗惊痫风热肝胆之病。"

· 金箔与金丝,黄金易锻造、易延展,可薄至为透明和透绿色的金箔,1g黄金可以打制成约0.5㎡的纯金箔,厚度为0.12um、即0.00012mm,0.5g的黄金可拉成160m长的金丝。

· 金箔与金丝,均是泛称而已,没有具体量化的标准。

· 金箔与金丝,应用广泛,主要是药用、镶嵌、"金银错"、"金银平脱"、贴金。河南省安阳市商代殷墟遗址出土有虎形器眼部贴金装饰、其金箔已经薄至0.01mm。

· 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藏商代晚期"太阳神鸟"金箔饰,含金量94.2%,直径12.5cm、重20g、厚0.2mm。

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藏2001年该遗址出土商代晚期"太阳神鸟"金箔饰

·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金耳坠",其一:长7.4cm,宽6.6 cm,厚0.04 cm,重10g;其二:长7.3 cm,宽5.5 cm,厚0.03 cm,重8g。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1982年陕西省淳化县出土“金耳坠”

*. 金箔,是用黄金锤成的薄片,就其"薄厚"而言存在一个划时代的节点。南朝刘宋时"山谦之"编篡的《南朝地志》之《丹阳记》中已有生产金、银箔及"锦属"机构设置的记载。丹阳郡,为今南京市地区。南京是中国金箔的发源地,源于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的葛洪(公元284-364年)--亦即葛仙翁。其,被后人奉为金箔工艺的祖师并且建有金箔祠堂、纪念至今。2006年5月,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葛洪的创造,将金箔可以微薄至极、更加得以广泛应用,成为一个划时代的节点。这个技艺,最早见著于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椎打成。"

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西汉墓葬考古發掘漆器(残件)貼金箔装饰

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西汉墓葬考古發掘漆器(修复)貼金箔装饰

· 鎏金,别称黄金涂、金黄涂、金涂、涂金、火镀金、镀金,宋代始称鎏金。唐末五代王定保(公元870-954年)《唐摭言·矛盾》:"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 鎏金,是通过金汞齐(剂)来实现的。关于金汞齐(剂)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黄老道家、炼丹理论家(公元151年-221年)《周易参同契》。而关于鎏金技术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第三个朝代梁(公元502-557年)。汞,可以与除铁以外的所有金属形成汞齐。黄金变白,也有金汞齐的原因。汞,又叫水银,原子序数比金大1为80,颜色为银白色,液态金属,易流动,沸点356.58℃,蒸汽剧毒。

· 鎏金,根据考古实证,中国的鎏金工艺技术初始于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同时也是世界最早使用这一工艺技术的国家。

· 泥金,存在一种称谓、两种性质的现况,往往概念不清、易于混为一谈,属于长久以往历史遗留的问题,此处予以澄清说明:

*. 其一、泥金,又称金汞齐(剂)、汞金。是金溶于汞的一种液态形式,是金作为特殊涂料而被在使用中暂时制作存在的一种金与汞的互化物过渡工艺状态。主要是用于鎏金,亦即将泥金涂于所需器物表面之后文火加热、使水银挥发、同时经过反复压实处理得以鎏金。

*. 其二、泥金,是将研磨金粉混合于漆、及其它植物油中,涂于器物表面,待阴干后抛光即可。此泥金,既是一种漆与金的液化混合物过渡工艺状态,也是终极结果的一种物理固化状态。应该予与正名、准确称其为漆金,区别于彼泥金。

*. 另,泥金、漆金,亦可用于行为动词。

*. 泥金一词,首见南朝范晔(公元398-445年)《后汉书·祭祀志上》。南朝梁(xié)《文心雕龙·封禅》:"树石九旻,泥金八幽。" 后晋《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齐桓 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宋苏轼 《永裕陵二月旦表本》:"岱岳泥金,未讲升中之礼;荆山 铸鼎,遽成脱屣之游。"

· 漆器与髹饰,以漆髹涂于各种物质载体胎骨表面、即称之为漆器;在古代,以漆涂于物,称之为"髹",用漆绘制图案纹样,称之为"饰","髹饰"二字最早见于周公创作《周礼·春官·巾书》。西始元六年农历二月(公元前81年)期间所著《盐铁论·散不足篇》:"今富者银口黄耳,野王贮器,金错蜀杯。夫一文杯得铜杯十,价贱而用不殊。"可见,一件精美的错金银漆器,价值相当于十件铜器。漆器的高价格、是由于其中的劳动价值率高。又谓:"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

· 漆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据考古证据表明,早在8000年前,"跨湖桥"的先民就已经对漆的性能有所了解并开始使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被世人称之为中国的"漆之源"。漆弓,弓残长121厘米,弓身采用桑木边材制作,表面涂有生漆。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被世人称之为中国的"漆之源"

· 漆器,夏朝时,已被作为朝贡贡品。《书经·夏书禹贡》:"兖州,厥贡漆、丝。豫州,厥贡漆、枲、絺、紵。"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gǎo)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盒、盘等漆器残片,髹漆工艺以致复杂、考究,木胎雕饰、朱黑色漆、花纹多种、镶嵌松石、金饰薄片,开创了在漆器上镶嵌金箔的历史。

· 漆金,就是漆与金的混合物的名称,也是对以漆与金的混合物涂于器物表面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的一种描述。

*. 根据墓葬出土表明春秋楚国,已经采用了漆与植物油及有色颜料配合使用、从而获得多种颜色的"色漆"漆工艺术。亦即,春秋楚国已经有了以金作为彩色颜料应用于漆、漆绘的技术。如:

江陵(今荆州市)出土的272个漆耳杯,素面无纹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彩绘,纹饰颜色有金、黄、红等。

江陵(今荆州市)望山春秋末期楚墓出土的耳杯有白色的花纹、出土的彩绘木雕座屏花纹有红、绿、金、银等多种颜色,其中绿色极为鲜明。

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战国中期楚墓出土的漆瑟残片上,彩绘有红、黄、绿、蓝、白、金等多种颜色。

*. 甘肃省博物馆藏武威市雷台东汉晚期(公元186-219年)墓葬出土鎏金错银铜扣漆尊。高29cm,口径24.3cm;夹纻胎,通体銮金,并且附有错银铜俯首衔环,兽面蹄足;盖上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器身饰云纹及异兽纹。此,可谓漆、金应用于一体的一种典范。此时,仍未出现漆金满饰器物的工艺技术。亦即,漆金、以及其工艺技术自春秋时期萌生以来至东汉仍未完善,其完全成熟与昌盛应该是最早不过于东汉晚期。

甘肃省博物馆藏武威市雷台东汉晚期墓葬出土鎏金错银铜扣漆尊 高29cm 口径24.3cm

甘肃省博物馆藏武威市雷台东汉晚期墓葬出土鎏金错银铜扣漆尊局部特写

· 漆与金匹配使用方法通常为三种:

其一、贴金、也称平金,先用金胶漆打底,在金胶漆未干时粘贴金箔;其二、上金,也是先用金胶漆打底,在金胶漆未干时将金粉刷在金胶漆上;其三、"泥金",无需先用金胶漆打底(注:打底一定更好),是将金箔粉碎混合在漆里直接刷在"底漆"表面。

这三种方法,均适用于满饰与局部描绘图纹等多种情况。同样一件器物、或一块图纹,贴金、如果需要金箔一张,上金、则需要三张,"泥金"、则需要九张。

这三种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各有千秋。贴金,看起金光闪闪却显得单薄;上金,金光内含;"泥金",最为厚实、含蓄、耐久。

· 漆器胎骨,或称漆器胎体、胚地、器骨,是承受漆饰之物、漆饰载体。《髹饰录》介绍漆器胎骨的种类有:篾(miè)胎、藤胎、铜胎、锡胎、窑胎(注:陶、瓷)、冻子胎(注:漆冻)、布胎、纸胎、皮胎、竹胎、木胎、金胎、银胎,以及石器用漆髹饰等。

*.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晚期以时大彬制器为胎作的漆器--剔红山水人物图执壶,该壶为紫砂胎,通体髹朱漆雕刻纹饰,壶底髹黑漆,漆下隐显描红"时大彬造"楷书款。

*. 清代卢葵生曾制漆砂砚,砚为黑色,内含极细沙粒,砚质粗细约与歙石相等,亦为名品。

第二节 金、金饰与佛教之关系的概述

金,是佛教的七宝之首。其,代表健康、长寿之意。佛界有三宝:佛,法,僧。佛教有七宝:金,银,琥珀,珊瑚,砗磲,,或玛瑙、或玉髓、或水晶、或珍珠、等。得三宝而国泰,得七宝而民安。

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的鎏金青铜佛造像,是可考遗存有明确纪年的最早中国佛造像。高39.7cm,表面鎏金,铸造于十六国后赵太祖石虎建武四年(公元338年)。佛座为四足方座,佛像高肉髻,宽额,双手作禅定印,身着通肩大衣,衣褶自身体中心线向左右对称,工法朴素,衣纹定式。

后赵(公元319-352年),是时期首领建立的政权,后期改国号为"卫"。历经七主,享国三十二年。

西晋末、东晋初人陆翙(huì),东晋时撰有《邺中记》曾载:“石虎(后赵君主、公元334-349在位)好佞(nìng崇拜意)佛, 众巧奢靡不可记也。做太子金像, 以之浴佛行像。”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藏后赵鎏金青铜佛造像

金铜佛造像,始见记载于东汉末年,在佛教初传时期被称为金人。其,随着佛教、佛寺的兴起而发达,大多供养在宫中或佛寺、后传入民间而被接受并且广泛设置佛龛朝夕供奉,南北朝至唐代繁荣繁盛,几经起伏、至今不衰。

贴金技法用于佛教,最早见于敦煌莫高窟263窟北魏壁画。唐代贴金已经普遍,宋代黄金竭乏,素有销金禁令。《宋史˙仁宗记》:"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八月戊戌,禁以金箔饰佛像"。元、明、清时期,贴金主要用于建筑装饰。

中国关于佛教的记载最早始于周朝。《周书异记》云:"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水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五色光气,入贯太微星,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是何祥也?'由对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昭王曰:'于天下何如?'由曰:'即时无他,一千年外,声教被及此土。'昭王即遣镌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当此之时,佛初生王宫也。穆王即位三十二年,见西方数有光气,先闻苏由所记,知西方有圣人处世。穆王不达其理,恐非周道所宜。即与相国吕侯,西入会诸侯于涂山,以禳光变。当此之时,佛久已处世。至穆王五十二年壬申岁二月十五日平旦,暴风忽起,发损人舍,伤折树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动。午后天阴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过,连夜不灭。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对曰:'西方有大圣人灭度,衰相现耳。'穆王大悦,曰:'朕常惧于彼,今已灭度,朕何忧也。'当此之时,佛入涅盘。"

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师《复丁福保居士书五》证明《周书异记》:"如来生期,多有异说。虽则皆有理致,究不如周昭王二十四年者为恰当。以汉廷效梦时,通人傅毅,博士王遵,以此见对。而又据《周书异记》作证。今虽《周书异记》不可得见,而汉廷问答,决非杜撰。况历代禅教着述,多皆以此为准。断不可舍众人之所依,而自立新义,以添后世无学之人之疑。纵有一二部书依此而说,乃系有志卫道,而未博览群书,意以庄公七年恒星不现,夜明如昼,非佛出世,何以当之?不知非常之人诞生,及非常之法流布,皆有非常之瑞。岂唯如来方有,而其余纵法身大士示现概无乎?禅书记南岳让生时,白气属天,太史上奏,则此祥瑞,其轶逸不传者,不知凡几。若必以庄王九年为是,阁下后来详阅佛门典故,其前后年代皆不能致论。何以故,以佛生在后,佛弟子及佛遗迹事实在前。既不肯谓佛生在前,又不能挽此诸事于后。若缄默不论则已,论则自相矛盾矣。况《序》中以昭王二十六年注之,(有谓甲寅属二十六年,然作二十四年者多。)经中以庄王九年注之,一人之着作,岂可立此岐论,实大有碍于初机。故以阁下无我而志在利人,不得不少尽愚诚。惜无多闻性,不能--援书而证明之,殊深歉仄耳。"

依据中国佛教第一部经典、高僧迦摄摩腾和竺法兰于东汉初期《佛说四十二章经序》得知:"东汉明帝刘庄(公元28-75年)曾夜梦金人,在永平年间 (公元58-75年) 派遣使者蔡惜、秦景等远赴天竺求法,请回天竺高僧迦摄摩腾和竺法兰、以白马驮回金佛和经卷,于洛阳建白马寺布道。" 南北朝《汉法本内传》与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四:"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神,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金神、号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故,今有"白马驮经"的成语。

南朝,范晔等(公元432年--445年)作《后汉书·楚王英传》:"楚王(汉明帝之弟楚王英、公元40-68年就国),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后汉书·西域传》:"(时至东汉后期)百姓稍有奉佛者。"

南朝,王俭(公元452-489年)所编《七志》已将佛教书籍排名道教书籍之后,位列"附志";而梁代阮孝绪(公元479-536年)等、所成《七录》12卷,则已将佛经单列一部。

初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描绘了《张骞出使西域图》、书写了榜题,曰:"前汉中宗既得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问名号时。"又曰:"汉武帝(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将其部众讨匈奴,并获得二金长丈余,列之于甘泉宫。帝为大神,常行拜谒时。"此,应该是北齐魏收之《魏书·释老志》:"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又:"案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至皋兰,过居延,斩首大获。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的再版。其上,虽然可能旨在以佛争道为宠、致使其中人物有牵强附会穿越时间的错位错误,可毕竟是提醒了人们从逻辑推断张骞西域之行应该是已经接触了佛教。

北齐,魏收之《魏书·释老志》又曰: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秦景宪口授《浮屠经》。如此说明,佛教,应该是早在公元前西汉晚期就确实已有先者传到了中国。

佛陀形象常常在四川地区东汉墓葬中与神仙思想密切相关的摇钱树上出现,成为通天的西方神圣,与昆仑山上的西王母一样拥有长生不老的神力。其,基本形态与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相近,可视为中国最早于东汉时期所造佛陀形象的代表。

南京博物院藏四川省彭山东汉崖墓陶质钱树座(高21.3cm)饰佛像

南京博物院藏四川省彭山东汉崖墓陶质钱树座(高21.3cm)饰佛像示意图

成都市博物馆藏东汉佛教题材石刻胡人座。左手执莲蓬,右手施无畏印

南朝梁僧慧皎所撰佛教史书《高僧传》,记载僧人、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至南朝梁天监十八年(公元519年)四百五十三年间,共计二百五十七人,附见者二百余人。慧皎自序:"尝以暇日,遇览群作,辄搜捡杂录数十余家,及晋宋齐梁春秋书史,秦赵燕凉荒朝伪历、地理杂篇、孤文片记,并博咨故老,广访先达,校其有无,取其同异。"其,资料广泛,可补史阙、或及校勘之用。

印度是佛教的起源地。佛造像,早期影响中国最深的是古印度马图拉和犍陀罗的艺术。早期,该地区佛教徒并不奉祀神灵,也不塑造神像,只把释迦牟尼奉为教主。公元一至二世纪,犍陀罗地区开始出现了受希腊雕塑艺术影响的佛陀塑像,融合了希腊、波斯、印度三种元素,衣服的雕刻以立体的褶皱凸显轻薄,使的佛造像更加突出灵活生动。

第二章 唐代漆金白玉佛造像

第一节 剖析佛造像中本不应该神秘的几个元素

· 肉髻(ròu jì),隋代七年到十一年(公元587-591年)、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佛陀顶上肉髻,高广平好。" 是佛教造像所规定的三十二相之一相。

*. 肉髻,就是一种发式、或不同的各种发式。其,自佛造像诞生、特别是传入中国天南地北以来,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亦或共存共融,尤其是初期往往存在作者原本未见实物蓝本而想象猜测的成分;低矮平塌式、或基本磨光式、或完全磨光式,早期就有。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上作如来经行之像,像形杰异,威严肃然,肉髻之上特出髾髮(shāo fā发梢意),灵相无隐,神鉴有徵。"应该是自玄奘起将其神化了。故而,肉髻,只是对一种现象描述的称谓而已,本不应该神秘。

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山麻浩崖墓东汉阳嘉三年(公元134年)石刻佛造像

马图拉考古博物馆藏约公元130年的马图拉佛造像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东汉髹漆金铜络腮胡佛造像特殊的磨光式平顶特写照

· 白毫,就是佛造像眉宇之中的一个圆点。其,在古印度于公元1-2世纪的早期佛造像当中普遍存在,进入中国于东汉时期仍然如此,只是之后或有或无了。佛教中,白毫一词,最早见著于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译于(公元405年)《佛藏经·了戒品》;佛教中,白毫之意,是佛教造像所规定的之一相。

*. 白毫,其实就是古印度化妆风俗的一种形式、延续至今仍然如此。起源,或许是释迦摩尼佛眉宇间确有一颗白痣、而致使人人追逐效仿;究其根本,是佛之强化的表现先于民之风俗、还是反之?!从文化承袭直至今日的"印堂红点"来看,应该是民之风俗在先。其间,也影响了中国盛唐玄宗时期玉环等贵妇眉宇点红、印花、贴钿的化妆风气。故而,白毫,只是对一种现象描述的称谓而已,本不应该神秘。

犍陀罗佛陀像(公元2-3世纪)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北齐贴金(残存)汉白玉石刻佛造像

· “髻珠”,首见于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农历4月13),在译《法华经》中,将如来之说王者明珠比喻为“髻”中之珠,是《法华经》中“七喻”之一。随之,有见南朝梁元帝(552-554年在位)《梁安寺刹下铭》:“髻珠孰晓,怀宝讵(jù、岂可意)宣。”又见宋真宗年间释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相国裴休》:“公当下知旨,如获髻珠,曰:‘吾师真善知识也。’”

*. 所谓"髻珠",原始所指,其实就是发旋、或发式旋、或发中装饰之物,自佛造像诞生以来就多有存在,只是表现各异而已,甚者随之特殊的发式而有省略。故而,"髻珠",只是对一种现象描述的称谓而已,本不应该神秘。

湖北省博物馆艺术展公元3世纪犍陀罗佛造像。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佛造像

麦积山石窟第133号窟室释迦会子像

· 衣褶,佛衣式样、以及衣褶线纹,反映着不同时代的印记。就"线纹"而言,如果视五胡十六国、以及北魏为边角"生硬"、排序"规律"、走向"规矩"的典范,那么至唐代时则可谓边角"柔软"、排序"多变"、走向"灵活"的典范,很多"线纹凸起"好似"线绳"。概之,唐代艺术更加走向了现实生活。

*. 衣褶,不同的表现大多取决于不同地域的衣着风俗、以及不同时代的工具品质状况。北魏"高领"是"冷",北齐"出水"是"热",隋唐"下垂"是"丝绸丰盛"、"丝绸柔和轻薄的质感"。盛唐开放,广泛贸易,工具进步,工艺提升。故而,衣褶,佛衣式样、以及衣褶线纹,只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特定表现而已,本不应该神秘。

甘肃省博物馆藏五胡十六国鎏金华盖铜佛像

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作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东汉魏晋越窑青瓷"沙"字铭文佛造像

敦煌莫高窟-272窟-北凉-龛内南壁胁侍菩萨画像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唐代刑窑白釉网格团花纹静思小罗汉像

· 卍,是一种文字符号,世界各地皆有遗存表现。中国,最早见于距今约8300-9000年新石器时代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之后,卍文化遍及各地、层出不穷、终而未绝。

· 卍,亦字,读音:"wàn",先译为:"吉祥海云",后定为:"吉祥万德",是佛教中佛造像所规定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一。

*.中国佛教,佛经译文中的"卍"字起始与发展的脉络含糊混乱、应该予以剖析和澄清。

1、西晋(公元266-316年)、竺法护(公元231-308年)在鸠摩罗什以前,是中国初期最伟大的译经家,其译《普曜经》三十二相之中出现有"胸有卍字"文。其中,"卍",没有音注。

2、十六国(公元304-439年)、后秦(公元384-417年)、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译《大智度论》"三十二相"之中无"卍"相,而《坐禅三昧经》却有:"八十(种好)者胸有德字,手足有吉字,光明彻照无量世界。"其中,"德",只言为字、没有示形,其形应该是竺法护之"卍"。

3、东晋(公元317-420年)时期、北凉(公元397-460年)、失译者名求那跋陀罗(公元394-468年),其译《优婆夷净行法门经》三十二相之中出现有"胸有卍字"文。其中,"卍",仍然没有音注。

4、北魏(公元386-534年)、佛陀跋陀罗(约公元430年后出生-公元464年进入中国弘法),少林寺首位住持,东天竺(今印度)人,曾为北魏孝文帝(公元467-499年)讲经。孝文帝为他设禅林,开凿云冈石窟,建少林,供其传法。其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中,31卷:"一切诸佛,成就胜妙大庄严,胸德字相,犹如金刚,不可破坏……胸德字相,不可破坏,坚固真实。" 47卷:"从胸德字,出无量阿僧祇阿修罗王,示现阿修罗王不可思议自在神力。" 48卷:"胸有德字,胜妙庄严,七处平满。"而其译《观佛三昧海经》中,1卷:"自有众生乐观如来胸德万字印相三摩尼光相者。" 9卷:"是诸世尊,以胸德万字印光,化度众生。"其中,有"胸德字相"、"胸德万字",亦即:先者,"德",为音、为意,其形应该是"卍";而后者,"德",为意,其音则为"万",其形应该是竺法护之"卍"。 此,应为"卍"之"万"音的起始。

4+、其,又译《观佛三昧海经》:"云何观如来脐相?如来脐中有万亿宝花,--宝花万亿那由他叶,--叶万亿那由他色,--色万亿那由他光。此相现时,一切大众见佛心相。如来心者,如红莲花,金花映蔽,妙紫金光,以为间错,妙琉璃筒,悬在佛胸。见佛胸内,万亿、化佛,是诸化佛,游佛心间。佛脐出光,其光叇(dài、彩云意)然,如须弥山。""一切大众见佛心相。如来心者,如红莲花。" 即,非脐相,而为心相。此,"心相"原本多与"胸相"并存,之后"心相"渐渐消失、而"胸相"独存,即两者归一、仅以"卍"为标志、延续至今。

5、北魏永平元年(公元508年)起,菩提流支、开始于中国洛阳译经,继续将"卍"在《十地经论》译为"万"音、"德"意--万德圆满,并且渐渐应用于壁画、以及佛造像。之前,"卍",其音、其意,翻译不尽一致,亦即、无从广用。

6、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世尊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文同绮画,色类朱丹,是第八十(种好)。"其中,有"喜旋"与"德相"并提、"旋"之"德"相,亦即:"旋",即"卍",是"德"的化身。

7、至唐代武则天终钦定其"卍"为"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吉祥万德。经严格考证得知,凡涉及"卍"之译著《大方广佛华严经》都出自唐代武则天为其作序之后,亦即、此后佛造像胸前"卍"之标志成为了完全彻底取代胸前宝花心相的"标配"。《大方广佛华严经》65卷入法界品:"胸标、 卍字,七处平满。"唐代·释慧苑·《华严经音义》:"卍本非字,周(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权制此文,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其,又在《一切经音义》中提出,应以顺时右转"卍"之为准。

如此,说明了其"卍"的来源纯属于佛教与佛教艺术的丰富想象和美妙创造。其实,卍,用于佛教、佛造像原本指的就是发毛或胸毛旋相;之后又特指胸毛旋相;终而定为胸臆万德之印相--亦即:"吉祥万德"。

故而,"卍",应该是在北魏后期方才有了音与形的两者统一,直至武则天方才有了音、形、意的三者统一,并且广泛应用于佛画像、佛造像、佛衣、袈裟、等各种载体。

故而,"卍",只是一种"毛旋"而"吉祥"又集"万德"的喻义而已,本不应该神秘。

北魏时期壁画

北魏时期壁画

西魏时期壁画

莫高窟第435窟西魏北壁主尊卍字相与心相

莫高窟第288窟西魏南壁主尊卍字相与心相(雷蕾临摹)

第二节 唐代佛造像的特点

佛造像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不同时期存在着微妙的变化,每一次所形成的新的特征也许会在下一个时代持续很久、甚至还会隔代跳跃反复出现。如:东汉、北齐、唐代的"平缓肉髻",北凉、北魏、唐代的"方领下垂"、犍陀罗、北凉、唐代的"凸起衣纹"等,这些都需要极为细心的观察、领悟、甄别。

敦煌莫高窟-272窟-北凉-东壁北侧千佛画像-方领下垂

唐代佛造像的特征很多。通常,人们归纳如下:

1、面相饱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而言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采稳重而又不失慈祥。 2、身体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丰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 3、体态天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 4、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 5、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 6、衣纹流利,下身衣褶搭于座前、若台布,具有时期特点。 7、鎏金泛红,具有时期特点。

其实,上述也仅仅是对总体状况的一个概述,有些还是需要再度分析。如,多有表象与北齐和隋代基本一致、难解难分;"肉髻"于早中晚期有区别,早期低矮、平缓者仍然居多;"体态"变化也是如此,以是时画风为例可见一斑:

所以,唐代佛造像的特征还需要细察:

1、衣纹,排列、或疏或密,走向、曲折自然,充分展现了丝绸紧紧贴身随形下坠的特质,更加生动、写实,已经少有以往的刻板、生硬。

2、衣纹褶线,凸起,更加细腻、圆滑、其面如绳,已经少有以往的尖突、生硬。

3、方领下垂,下垂更低、底部更加显"方"。

4、体态、相貌,丰满圆润,彰显丰胸,更加雍容--颇有贵妇的风采,东方的微笑仍是共性的主流,只是更加含蓄而偏向庄严,庄严而又不失慈祥。

5、嘴小唇厚、棱角分明。

6、上唇,多以分明的"M形"表示,已经少有以往多有的"

︿

形"。

7、下唇,多以圆底的"W形"或"

形"或"U形"表示,已经少有以往多有的"

形"。

8、突出颈纹,多以"双阴挤阳"纹、压地凸起2-3层圆棱、立体形式表现。

9、细化下颚,亦即"双下巴",多在下颚之下以"阴线"或"一面坡"纹、下凹压地、立体形式表现,也有在嘴角之下至下巴两侧以"( )形"、或"╰ ╯形"、或"U形"纹立体形式表现。

10、胸前"卍"字,多以顺时针右转表现。

11、髻珠、白毫,或有或无、或大或小、或凸或凹,有者皆为圆珠、圆点、组合圆点,尚且未见之后始生的横向椭圆形状。

12、台座,多为束腰式,常见六角、八角、圆形,仰莲花口形开始增多,已经少有以往多有的四边形。

13、鎏金、贴金、漆金之金质泛红。

所谓唐代佛造像的特征,并非自己所独有,几乎所有其实在以往的时代也是或多或少或偶尔的都有体现。如:衣纹的"如绳"之象,下唇的"W"之形,早在十六国时期、"北凉"就已经存在。又如:肉髻的"平缓"之象,体态、相貌的"丰满圆润"之形,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齐"就已经蔚然成风。只是唐代将各个时期、每一个朝代特征的优秀元素集于一体、加以升华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这个再造神韵、至高无上,正可谓是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敦煌莫高窟-272窟-北凉-龛内佛造像

敦煌莫高窟-268窟-北凉-龛内佛造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唐代石雕菩萨坐像

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中国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千体佛壁画》像(唐)

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藏莫高窟第320窟南壁唐代壁画半身菩萨像

第三节 唐代漆金白玉佛造像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唐代漆金白玉佛造像

高约7.5cm。

唐代漆金白玉佛造像,为如来佛造像,特征如下:

一、外观。

1、禅定坐。

2、仰莲花口形台座。

3、两手掌心向上,右手叠压于左手,两拇指端相拄,亦即为如来佛的法界定印。并且,托摩尼珠置于腹前。

*.唐代(公元618-907年),武则天周皇帝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时,摩尼教派创立者波斯人拂多诞持《二宗经》来朝,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在长安建摩尼寺,赐额大云光明寺。

4、衣纹,凸凹起伏、凸面圆滑、自然流畅、随身下坠,充满轻柔的质感,衣脚布于台面。

5、方领下垂,其底边平直、一角方正、另一角微显圆弧富于生动变化。

6、彰显丰胸,其中有凸起顺时针右转"卍"字。字体线条长短、粗细、间距有欠规矩,充满了原始工艺所致使的朴拙现象。

7、两肩饱满圆润,颈部较短、之上无明显重叠凸起颈纹,疑似原始工艺局限所致。

8、头部微显偏大,面相方圆,大耳垂肩、耳垂圆满,嘴小唇厚、人中短小、上唇形如"M"、下唇形如"

",鼻梁高挺,双眼细长、微张俯视、眼尾微微向上、眼睑分明,眉毛细长形如弯月、眉宇之间白毫凸起,"肉髻"较为低矮平缓、"螺发"光面无纹、正中髻珠。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唐代漆金白玉佛造像侧视特写照

二、白玉为胎髹漆金色。

1、白玉,莲瓣尖端磕碰处显露玉质细腻、油润、微微泛灰、微透明。并且,其内暗隐纵向一道泛黑纤细直线、极其深入、为30倍放大镜所不能细察,究其是天然石墨杂质、还是后天沁染、有待再考。另有磕碰一处显现典型的"透闪石"断面参差不齐的特征。

2、金漆,泛红。莲瓣尖端磕碰一处有金漆脱落,在极为细腻油润的白玉表面边缘局部残留有柠檬黄色底漆,其上存在微量金漆、如同海岸渐渐过渡与整体连接;大部金漆留有断面,其厚在毫米之内。金漆表面,以30倍放大镜观察并不平整光滑、布满了或大或小的微细颗粒、亦无打磨抛光痕迹,究其原因应该是与金粉颗粒有关:或工艺所不及,或惜財,或奢侈,或有意获取多散射光之后的柔和观感。如然后者,则是奥妙无穷,可谓创举。

3、彩绘,嘴唇、白毫涂绘朱红,眸子、眼睑(双眼皮)、眉毛描绘黑色,眼白涂白。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唐代漆金白玉佛造像背景特写照

三、历史的烙印。

1、佛造像突出或薄弱部位多有陈旧磕碰。其,表面低凹处多有附着已经不易去除的沉积香灰、局部残留有冰花结构状凝结燃烧未尽飘浮空中的白蜡物质。

*.中国用蜡历史长久,已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蜡料主要是黄蜡(蜂蜡)和白蜡(虫白蜡)。唐代法典《唐六典》:"河东道晋州贡物有蜡烛。"此处,不作详论。

唐乾封2年(公元667年)韦贵妃墓秉烛黄袍男侍图

2、平底,布满了深浅、宽窄、粗细不一的原始切割直纹。髹漆较薄,在柠檬黄和少有金黄色的底面上涂有很稀、很薄、很淡的黑漆,浮皮潦草、颇失均匀、近乎敷衍,好似只是在象征着传承髹漆工艺之中阴阳文化的意义。其中,漆内附裹有不规则状态的三根刷毛、以及周边曾经聚积的汁液气泡破裂后所形成的"月球坑"群。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唐代漆金白玉佛造像底部特写照

此物,来自于河北省涿州市地区民间。

其,诸多元素表明应该是武则天或其以后盛唐时期的罕世遗珍。如然,意义非凡。

其,可为研究此领域文化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摩尼珠"、"卍"、"白玉为胎"、 "泛黑纤细直线"、"透闪石"、"金漆"、"泛红"、"微细颗粒"、"无打磨抛光痕迹"、"可谓创举"、"彩绘"、 "陈旧磕碰"、 "香灰"、 "白蜡"、 "切割直纹"、"近乎敷衍"、"阴阳文化"、等文化,提供一个尚属鲜为人见、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附言:

中国佛教,自东汉初期明帝时起、至今已近2000年的历史。其,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荡涤着人们的灵魂,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主体"儒、道、释"之一。想来,教人以善言善行、大同共和,岂不极乐?!

此,偶见马玉珍女士携外孙女王煜锦小朋友走佛教古道张掖采风照片大觉:今也?!唐也?!妙哉!因缘生果!!!

马玉珍女士巧遇外孙女王煜锦8岁小朋友"自在思维像"

至此,谢过有可能引用了前辈的著作知识而又无法知其姓名的人们!

同时,谢过大家给予的各种支持、帮助和鼓励!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 创始人 张涛

2019年07月17日完稿

2020年09月28日修订

医护之家

医护之家

医护之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