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不只是颜值经济玻尿酸14岁孩子可以用吗

频道:整形医院机构 日期: 浏览:0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45期,原文标题《玻尿酸:不只是“颜值经济”》,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作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产和销售商,华熙生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制造业里的“隐形冠军”。近年来,他们凭借上游做原料的龙头优势,往下游的消费者产品端延伸,做全产业链布局。而这,需要极强的研发能力与生产转换能力做支撑。

记者/黄子懿

摄影/刘有志

华熙生物上海研发中心的研发人员正在做实验

一座“玻尿酸”博物馆

玻尿酸其实不叫“玻尿酸”,它正确的名称是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是一种不含硫的酸性粘多糖,分布于人体结缔、上皮和神经组织内。玻尿酸这个名字,源自早年间台湾地区某位医生的无心之失。他将hyal-译为“玻璃的”,但在翻译uronic(糖醛的)时,误把uronic和uric(尿的,存在于尿中的)混淆。于是,hyaluronic被认作hyaluric。“玻尿酸”这个生造词,就诞生了。

2005年,女明星“大S”徐熙媛在自己所著的畅销书《美容大王》中写到“没有玻尿酸,女明星活不下去”,这句话让国人认识了透明质酸。这种物质能润滑关节、保湿除皱、间质填充的特性,让其在此后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与美容业,“打玻尿酸”成了爱美人士的标配。然而,它本身是呈固态的,呈白色细微颗粒状,远看似盐。市售透明质酸一般以钠盐形式呈现,叫做透明质酸钠(也作玻璃酸钠)。溶于水后,它成了一坨黏液。人用手一摸,有黏糊糊的感觉。这坨黏液,越揉越稀,反之,就会凝结。

这些,都是我在世界透明质酸博物馆中了解和体验到的。这座博物馆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郊一处工业园内,在一座座绯红色厂房的围绕中。进厂区伊始,可见彩色地面路标指引来客通向这座博物馆。在工业区大马路与荒野绿地的衬托下,这座三层的带玻璃幕墙建筑略显特别。

世界透明质酸博物馆内,工作人员正为直播做准备

博物馆的主人是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熙生物”),一家总部位于济南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主要研发和生产透明质酸原料与相关产品。据2019年第三方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报告,全球所有销售的玻尿酸中,市场占比排名前五位的企业来自中国山东总共占比75%,有39%出自华熙生物,后者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生产与销售企业。据业内人士透露,华熙生物所产的透明质酸原料,货供雅诗兰黛、欧莱雅、LG等知名品牌。

华熙生物成立于2000年,曾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低调,主做透明质酸原料和医药产品。2012年,华熙生物启动旗下自有品牌“润百颜”,将触角往消费端(C端)延伸,进行全产业链布局。2018年底,华熙生物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6款故宫口红,一炮走红,这个隐藏在知名品牌背后的中国企业进入国人视野;电商直播兴起后,薇娅、李佳琦等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开始常见他们的产品,消费者听着一遍遍的介绍:“很多品牌的玻尿酸都来自这家中国公司。”2020年11月1日,润百颜的玻尿酸次抛原液产品在天猫“双11”首日位居面部精华类国货销量第一。

对于消费者来说,华熙生物不再陌生。目前,公司旗下有约20多个子品牌,涉及医美、护肤、食品、个人护理、宠物等领域,形成一个矩阵,同时向全球2000多家客户提供透明质酸原料,辐射60多个国家与地区。这座博物馆嵌套在华熙生物工业旅游示范车间里,展现着其发展历程。

据业内人士估计,在国内医美领域,透明质酸的市场规模已达千亿元级别

工业旅游示范车间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一共三层。在第一层4100平方米的博物馆,访客能透过玻璃看到一个功能性护肤品生产示范车间。走过车间,则是一个偌大的白色空间,摆满了上百件含有华熙透明质酸的商品。除了常规化妆品与护肤品外,还有Move Free胶囊、润百颜医用免洗消毒凝胶、纸柔巾与湿巾等。商品周边还放着几台直播灯与摄像机。

每周,博物馆会有3次长达4小时的直播,科普相关知识与产品——透明质酸有着比美容更为广泛的用途,在医药的骨科、眼科乃至抗癌靶向药中都能发挥作用。甚至,它还能食用和饮用,是日本马拉松比赛运动员饮料中的必备物质。未来某一天,“打玻尿酸”或许会被“吃玻尿酸”“喝玻尿酸”替代。

“很多消费者对透明质酸的认识还比较窄,以为它是一个化学物质,只用于医美和化妆品,但其实它是个生物活性物质,而且用途非常广泛。大家可能也不知道,中国的这个‘隐形行业’是全球领先的。”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对我说,她也是博物馆的主要策划人。

生于1966年的赵燕身材娇小,扎两个马尾辫,穿一身深红色裙子,说起话来中气很足。她皮肤光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赵燕说,建博物馆的想法来自疫情期间,华熙生物20年来对透明质酸做了大量研究。近年来随着国人消费升级,透明质酸行业高速发展,在资本的助力下,行业出现一些混乱的声音,博物馆能为行业正名,也为大众做科普。

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

这背后是近年来围绕着华熙生物的一些争议。2019年11月,华熙生物在科创板上市,其招股书与财报透露,华熙生物的透明质酸年产量约320吨,2020前三季度的毛利率为80.88%,其医疗终端产品毛利率常年在84%以上,直追贵州茅台。上市后一年,华熙生物市值冲破600亿元,名列山东科创板企业之首,有科创板“玻尿酸第一股”之称。

然而,在2020年4月疫情期间,华熙生物陷入了与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舆论纷争中,后者曾是华熙生物的合作伙伴与股东,其经销商在宣传时指出“福瑞达医药就是华熙”,“华熙负责出钱,山东福瑞达负责出技术和产品”。对此,华熙生物公开发文表示,二者目前已毫无关系,华熙生物旗下品牌均是自主研发与自行生产。双方论战几轮,一度引发业内热议。

赵燕说,她后来无意再继续陷入这些纷争,于是想到用博物馆的方式,做行业的科普与教育,这才有了这座博物馆的落成。“作为龙头企业,我们还是想做一点对行业有帮助、有意义的事。”

博物馆内展示着透明质酸的分子式模型与各类基本知识

“比黄金还贵”

在功能性护肤品生产示范车间,我走过一条笔直的走廊,透过封闭的玻璃,看到身着无菌操作服的工人与自动化的机器一起,生产润百颜玻尿酸次抛原液。这款护肤产品迄今已销售超过1.5亿支,每支1.5毫升,车间能展示其产品从配制到生产再到包装的全程。配上自动化机器,这个目测不到10人的车间,每小时能灌装3万支。

这些展现给外人的生产过程,只是一小部分。博物馆和示范车间坐落于华熙生物2015年投产的二厂区,该厂区主要针对化妆品级透明质酸原料与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在更靠近市区的济南高新区,坐落着华熙生物一厂区,主攻透明质酸壁垒最高的医药级透明质酸和医疗终端业务,拥有两条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线,一条用于注射级透明质酸钠的生产,一条用于医疗器械和药品生产。“相比功能性护肤品及化妆品级原料,医药级透明质酸的生产标准要高不少,包括发酵,以及此后的纯化与精制。”华熙生物生产一中心高级总监穆惠军说。

透明质酸的生产,当下业内均以微生物发酵法为主,即以链球菌发酵合成,通过现代化的发酵、提纯设备获取透明质酸。193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教授卡尔·梅约(Karl Meyer)和约翰·帕尔默(John Palmer)首先从牛眼玻璃体内发现了透明质酸。这种物质在人体中只有15克,随年龄增大而递减,越来越少。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科学家要获取透明质酸,主要是从鸡冠、脐带中提取。这种方式成本极高,2万只鸡冠才能提取出1公斤透明质酸钠,如果是医疗注射用级别,1克售价可达100美元,在日本有“白金”之称。上世纪80年代起,日本开始研究用微生物发酵的方式提取透明质酸。

1990年前后,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也有一批科研人员在研究透明质酸,他们看到了日本的文献,开始研究微生物发酵法。其领军人物之一,便是现任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博士。郭学平师从中国最早研究透明质酸的张天民教授,在两年多时间里历经无数次实验,终于成功研发出微生物发酵法。该项目被列入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使用微生物发酵法能大幅降低成本,让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的价格大幅下降,被誉为国内透明质酸行业的一次“技术革命”。

华熙生物上海研发中心

当时,这批科研人员意识到了微生物发酵法的前景,成立了公司,想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他们试着将技术转让出去,但转让两次,对方都无法实现量产。“因为微生物是活的,生长过程受培养基质量的影响很大。而且不同厂家、不同季节生产的原料波动很大,所以需要在发酵过程中根据原料质量进行微调控制条件,才能得到好的结果。这跟化学物质做好配方就可以量产完全不同。”现今分管生产的穆惠军1999年进入华熙生物的前身企业工作,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双胞胎在妈妈肚子里的培养条件是一样的,出生后看着很像,但很少有长得完全一样的。

于是,科研人员拉来中外多方投资,试着自己生产和销售,结果连赔两年。他们同样面临标准化量产的难题,产量不高,1999年产量也就几十公斤。穆惠军记得,那时候厂房是租的,不到500平方米,一批产出原料就一小包,只有几百克,“跟现在一袋花生米一样”。桌上撒了一点,同事们就要一点点小心翼翼地悉数攒起来,在天平上称重到毫克级别。当时,1克化妆品级透明质酸要卖到百十元钱,一包上万元。“真是比黄金还贵。我们抱着它跟抱着宝贝似的。”当时透明质酸应用场景极少,只在眼科手术中作粘弹剂使用,科研人员又不懂如何开拓市场。生产与销售两难之下,企业存亡难卜,各有各的想法。

这种情况下,当时的负责人凌沛学(现任鲁商集团首席科学家)四处找人拉投资。他当时在北京大学念EMBA班,一届两个班,共108人。凌沛学前后请了约七八批同学去济南参观调研,普及透明质酸的知识与前景,但收获不大。直到2000年12月,他与赵燕分在了EMBA班的同一个小组中。

赵燕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她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后辞去大学里的职位去海南经商,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累积了一定的资本与经验,创立了华熙国际投资集团,北京华夏银行总部、华熙LIVE五棵松体育馆都是其业务的代表作。“我们班同学里有做证券基金的,也有做投资的,大家都来看过,但看不到市场在哪儿,看个热闹就走。”赵燕说。一次小组作业完成后,凌沛学邀赵燕去济南考察。在那间租来的办公室里,负责研发的郭学平对着赵燕大谈透明质酸的分子式与科学原理,讲得赵燕昏昏欲睡。

“说实话我也没太听懂。”赵燕逐渐丧失耐心,径直问道:“要不你就直接说,这物质对人体最大的作用是什么?”郭学平答:“最大的作用是锁水。一个透明质酸分子能锁住1000个水分子。”这句话点醒了赵燕。她学生物专业出身,知道人的皮肤问题,本质上都是水油不平衡。“如果这能应用到化妆品领域,那作用可就大了。”此后,赵燕在原始投资的基础上乘以1.5倍,以1200万元收购了当初集资科研人员所持的50%股份,入股华熙生物的前身(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并收购了微生物发酵技术。

华熙生物济南总部办公楼对面的生产车间略显神秘

2001年1月,赵燕进入华熙生物。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北京聘请了一位总经理。这位总经理在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医疗企业做高管,从北京来山东,工资要价50万元。另一半股东觉得太高,不同意,赵燕就掏了其中25万元。赵燕说,她之所以重金聘请,是想让总经理把现代化管理制度、生产体系建立起来,而当时国内能做到的人不多。“那几年我做投资看了很多企业,知道好企业是怎么做起来的,在EMBA班上也学到了很多。”

那一年,华熙生物还不是药企,无法进行GMP认证,只能从最基础的ISO9000起步。ISO9000是国际通用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能帮助企业在法规范围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是一种企业自愿参加的合格性认证,最初在国内多用于建筑行业。这位总经理花了一年多时间,在内部建立了现代化管理制度标准流程,让企业通过了ISO9000认证。

“对我们帮助非常大。”穆惠军说,学习ISO9000当时带来了很大冲击。为了通过认证,全员要去北京培训。培训时,大家要学习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包括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原来我们都不知道有这些东西,后来一培训,大家理念上就慢慢改变了,逐渐拧成了一股绳。”穆惠军说,“你的意识变了,工作中的方法就会慢慢变。这种改变是无形的。”

ISO9000认证还要求企业一定要“留痕”,所有研发与生产环节的进程,都要有存档的文件材料做支撑。穆惠军等员工学着照做,留存了很多资料,逐步形成规章制度,为后来通过GMP认证打下基础。“现在回头看,这第一步非常关键,因为你投的不仅是钱,而且要投一个理念和目标,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赵燕说。同时,她让郭学平组建研发团队,深入研究透明质酸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03年,经两年铺垫后,赵燕出资在济南买地建厂,累积出资2亿多元。工厂2005年投产,2007年华熙生物即成为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生产企业。首批客户来自眼科医药企业,进而是上海家化,然后推广到资生堂、雅诗兰黛、欧莱雅等标杆客户。赵燕说,很多客户最初来厂区考察时都有些吃惊,不太相信中方有这套标准。

那位总经理,在公司通过ISO9000认证、搭建起现代管理制度后就很快回北京了,前后不到两年。但赵燕和穆惠军都觉得,当年建立起来的这套标准,为企业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是我们基石一样的东西。”赵燕说。

功能性护肤品生产示范车间内,工作人员在无菌的全封闭环境生产“润百颜”玻尿酸次抛原液

标准化的考验

走出博物馆及生产示范车间后,我们被告知无法进入生产车间参观。除监管机构和客户外,华熙生物的主要生产环节很少对外人开放,尤其是发酵、纯化、精制车间,理由是涉及商业机密。

用赵燕的话说,这些生产环节是其最核心的门槛,是华熙生物对同行最大的优势所在。以微生物发酵法为例,华熙生物多次公开表示,其发酵产率已从最初90年代的2克/升,提高到如今的12~14克/升,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最优发酵产率6~7克/升,极大地提高了产量、节省了成本。同时,公司的医药级原料在国内获得7项注册备案资质,在欧盟、美国、日本取得23项注册备案资质。

在化工与生物制药领域,一个产品或工艺从研发到进行批量生产,需要依次经小试—中试—大试的阶段。小试主要是指实验室里的小剂量试验,投料量有限,多则几十克,少则几毫克,主要确定基本流程与工艺;中试是小试结果放大,进行数公斤级的工业化量产尝试;中试成功后才能获批进行商业化量产。

品质管理中心高级总监穆淑娥负责把控产品品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生产出来后,要在这里检测透明质酸的含量及分子量

“生产工艺放大看似简单,但其实难死了。”华熙生物一线研发人员王玉玲负责功能性护肤品的研发,拥有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她告诉我,她在实验室小试优化配方时,一般只需按照比例添加物料,按顺序放进烧杯,然后搅拌、混匀、均值等工序操作即可,但中试、放大的生产过程中“如果这样按比例添加会累死”,要考虑如何用机器把东西输送到罐里,用什么样的搅拌机,搅拌是否有死角,转数、温度、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以及出现问题后如何调整,是否会腐蚀或造成管道堵塞等。加之生物活性物质“活”的特性,失败是常有的事。

王玉玲曾花了一年多时间,成功研发出BM肌活肌底液系列,主打产品是虾青素抗氧化肌底液。虾青素极不稳定,在第一次进行中试放大时,上百公斤料液在短时间内全部氧化,胡萝卜色的液体悉数被降解,变成无色,丧失了功效。后来她和团队从多个维度几番试验,寻找问题,才发现问题出在臭氧灭菌等多个环节。“臭氧就是一个非常强的氧化剂,会对生产有影响。对这种不稳定的产品,你在生产中开着大灯来做,和关掉几个灯来做,最后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王玉玲说,这只是护肤品,如果是医药端原料和产品的生产,会更难,也更严格。

穆惠军主要负责原料药、医疗器械和注射药的生产。他说,解决这些问题没有秘诀,只有在生产端不停地摸索与调试。“刚开始我们的发酵产率也就是3~5克/升,经过好几个阶段。”那是把微生物特性摸透的过程,非常漫长。“他们喜欢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样的条件下吃,这些都控制好了,才能提高。”产率提升1克/升,背后就要涉及几十个生产标准的优化。目前各车间有一套技术标准,由个性化定制的工业4.0智能设备做精细控制,但也很难做到全部标准化,很多环节还要人工经验把控。穆惠军带领着一个二十几人的团队,每个人都有数年经验,附带着长期保密协议。

2012年进入华熙生物工作后,王玉玲团队已研发出约200款产品

在常规工作外,穆惠军与品质管理中心高级总监的穆淑娥,平日还有一项主要工作,就是配合与应对来自客户及监管机构的各类检查。10月下旬采访期间,二人未来10天的行程均已排满,每天上下午都有客户要接待。这类对生产环节的检查,少则1天,多则2~3天。为了保证效果,很多检查是突然到访,提前几天才通知。

最难的则来自监管机构,如国内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洲CEP(药典适应性认证)等,通常是两年一次,针对一厂区两条GMP生产线。穆惠军记得,早年FDA还只在美国办公,通常会提前2~3个月通知,2008年后FDA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提前时间缩短至一周甚至3天。2019年4月,FDA最近一次来工厂检查。这一次,他们不仅查看了留存的文档、生产车间是否规范,“所有的门都要打开”,还仔细查看了车间内某周的监控,“把信息部的同事忙坏了”,拷贝了几TB的视频素材。FDA甚至查看了某段时间内车间员工签字的操作记录,然后跑到人力资源部去查出勤,核对该员工当天是否真的上班。“这些都是平时的积累,需要很细的流程规范。”穆淑娥说,发酵生产很难标准化,但工作流程是能标准化的。建厂以来,他们多次通过了这类认证检查。

FDA和CEP认证之所以如此严格,跟华熙生物的产品线有关。在透明质酸原料的化妆品级、食品级、医药级三大级别中,医药级要求最高,又以医疗器械,尤其是注射用玻璃酸钠为所有产品之最,对纯度要求最高。2009年左右,华熙生物启动医疗药械端的原料生产,穆惠军当时还在质检中心做QA(质量保证)工作,领命去筹建一个符合国内外药典规范的生产车间。当时,2009年版欧洲药典GMP规范还没出来,只有2003年版本可参考,国内则还是1998版本,“是一个真空期”。他和同事没有参考,只能自己摸索。

穆惠军和同事以2003年版欧洲药典做参考,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标准。车间要求是最高级别的无菌,墙角与切面都是弧形,便于打扫和清洁,电源、插座的位置布局都有讲究,装修使用最好的无菌材料,不能脱落。最大的难点在于车间内水与空气的PV工艺验证,规范要求其要在固定时间内保持在一个稳定值。穆惠军就每天挨个去一个个房间点对点地做培养、取样与验证,准时不误,一周数次,每个房间做一个月到一年多不等,每次检测都要手工记录,笔记厚达半米。“非常辛苦,但也是个锻炼,而且你对这套标准的理解加深了,吃得很透。”2010年,当中欧标准出版时,车间完全符合。

穆惠军记得,那几年前后,国外监管机构对中国企业的要求很严,尤其是欧美,原则上“一般都要检查”,频率很高。还有一家日本企业,会悄悄做自行检测,增加指标。“比如本来提供的是原料的ABC数据,日本客户会自己偷偷去测一个D数据,然后拿来问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检查的频率逐步降低。以CEP认证为例,对华熙生物的检查频率,从最早的2年放宽至3年。2020年疫情期间,CEP认证索性没来检查,直接将证书寄了过来。

据华熙生物招股说明书透露,其产品质量超过欧洲药典标准,透明质酸所含的核酸、内毒素等杂质水平分别为0.01(A260nm)和0.0025 EU/mg,分别是欧洲药典标准值的1/50和1/20。

吴越在指导团队成员进行皮肤模型的测试工作

战略进与退

穆惠军筹建的注射级透明质酸钠生产车间是华熙生物的第二个GMP车间。2009年建成时有1000多平方米,耗资5000多万元,每平方米造价约5万元,非常高昂。但赵燕毫不心疼,一口气就投了。在她看来,这符合她当时对公司的长远规划。

2007年,全球透明质酸的市场总销量为30多吨,华熙生物占近20吨,市场份额比现在还高。“那时候日子很好过,毛利率超过90%。”赵燕说,那时候是等着别人来要货,中层员工年薪有20多万元。但人都是有惰性的,她感觉一些股东和员工满足现状,没有危机意识,公司创新研发止步不前。由此,她决定在正规化的路上再进一步,去香港上市。

2008年10月,华熙生物在香港上市。当时恰逢金融危机爆发,赵燕记得,上市路演当天赶上了雷曼兄弟破产,“香港满大街的报纸上全是雷曼破产的消息”,金融市场一片萧条。今日翻阅港交所的历史记录可见,当年8月至11月,只有两三家公司在此期间上市,华熙生物是其中之一。他们融资6000多万港元,仅相当于当时一年的税后利润。

赵燕用这笔钱,扩招了研发团队,从最初的30多人增至100多人。她不满足只做原料,想往终端产品延伸,继而直面消费者产出C端产品,最终形成透明质酸全产业链布局。增强的研发团队,主要集中在医药终端器械领域。众所周知,这是最难的。

“因为你要给自己先树立一个高度,否则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进入化妆品领域,是很难和欧莱雅、雅诗兰黛这些国际大牌拼的。你没有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你说你再好,大家也觉得你最多只是一个原料商,没有人会相信你。”赵燕说。此后,公司花了4年,在2012年推出了中国首个获得CFDA批文的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这款医美产品被命名为“润百颜”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2012年后,骨科、眼科的终端产品也获CFDA认证。

受惠于当初ISO9000体系的建立,赵燕觉得,要用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她雇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团队,负责公司经营。因集团有其他业务要兼顾,赵燕无法亲力亲为,在华熙生物只任了董事局主席。那时,恰逢国内医美市场兴起,在职业经理人团队的经营下,公司销售业绩亮眼,2013~2015年营收逐年攀升,从3.8亿元升至6.5亿元,公司上下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当时在港股上市,所有人都把我们定位为‘医美’公司,我就觉得我们的战略执行方向有问题。”赵燕说,她对华熙生物的定位一直是生物科技公司,但职业经理团队为追求销售业绩,重点着眼于医美市场,“更想把医美产品卖出去”,忽略了对其他领域的关注和拓展。很快,国内医美市场兴起后,入局的竞争对手变多,各家“挖人”、跳槽现象屡见不鲜。在利益的驱使下,公司人员流动加大,很快内外交困,“出了很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重新调整战略航向,赵燕决定从港股私有化退市。此时,华熙生物的股票流动性已有不足,因看好医美行业,很多股东买入后都不愿卖出。为此,赵燕抵押了自家在北京国贸核心地段的华熙国际中心大楼,融资40亿港元,挨个去跟大股东谈,将公司私有化。2017年11月,华熙生物从港股退市。

赵燕说,如果不走那几年弯路,公司或许会发展得更好。退市后,她的工作重心重回华熙生物,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她重新梳理战略,调整管理架构与人员,着力凭借上游原料的龙头优势,往下游扩散,向全产业链发力进军。在她看来,透明质酸有比医美更广阔的用途,涵盖保健食品、滴眼液、抗癌靶向药渗透等。

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有不同的作用。据业内研究,当相对分子量约为100万~200万道尔顿(分子单位)时,透明质酸有良好的保湿性和延缓药物释放作用,可用于化妆品、皮肤烧伤愈合等,而分子量小于8万道尔顿时,则有促进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可帮助肿瘤靶向药递送、促血管修复与生成等。

只是,发酵法提取的透明质酸,是一个“正态分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分子量大小是不能随意控制的。想得到小分子透明质酸,只能通过化学酸碱法。这种方法易破坏分子结构,杂质高,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量产。直到业内又一次“技术革命”的出现。

2011年,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及其团队首创了酶切法,通过透明质酸酶对透明质酸的结构特异性降解,解决化学降解法所生产的透明质酸结构破坏等问题,实现分子量可随意控制,及规模化生产小分子和寡聚透明质酸,打开了透明质酸更多的应用场景。这项酶切技术拿下国内外6项发明专利,并获得中国知识产权界的最高奖项——第21届中国专利金奖。如今,华熙生物的透明质酸有200多种规格,分子量最高可达400万道尔顿,低则可至2000道尔顿。

“唯一比较幸运的是,那几年我们的‘两个研究’虽然有点松懈,但一直没放弃。”赵燕回忆说,“两个研究”是他们能后继发力、保持不掉队的动力。两个研究,一个是基础研究,另一个是应用基础研究,前者以酶切法为代表,后者则涵盖了对透明质酸更多应用场景的研究与拓展。在分子量可实现控制后,才有了润百颜玻尿酸次抛原液。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王玉玲主导研发的润百颜医用免洗消毒凝胶,首创在消杀领域中添加透明质酸。产品研发起步于2013年。当时王玉玲发现,频繁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消毒液会对皮肤造成极大的损害,使之脱皮发炎,罹患湿疹,形成“酒精手”,这是医生的一个痛点。她把国内外所有消毒产品都检索了一遍,发现透明质酸虽在消杀目录里,但几乎没有产品会添加。“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另一个是医院负责采购的人并不经常使用这类产品,对‘酒精手’不重视。”王玉玲说。

这其中也包含了很多技术难题。透明质酸有阴离子的自身特性,消杀产品则以阳离子为主,阴阳离子反应后会产生沉淀物,让透明质酸很难直接加入消毒产品中。王玉玲花了一年多时间攻克了这项技术难题,公司为此特意新办了消杀产品生产许可证。这项产品在2016年获得批准,2020年配方工艺申请了专利保护。最终在2020年疫情期间,这款产品实现量产,免费送到了湖北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手中。

做平台型企业

然而,产业链的扩大,也意味着竞争加剧,对手增多。近年来,山东其他企业亦大有动作,透明质酸行业的竞争趋向白热化。几乎与华熙生物登陆科创板同时,昊海生科也在科创板上市。两个月后,鲁商集团在2020年1月收购焦点生物(占全球12%的市场份额)。此前,他们还收购了山东福瑞达,后者在2017年与华熙生物脱离,并在疫情期间与华熙生物发生了“口水仗”。

“有良性竞争是好事,希望不要打价格战。”赵燕说,目前华熙生物的全产业链布局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原料的B to B业务、医疗药械等终端产品业务、C端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在赵燕看来,C端业务是广度,医疗终端业务代表高度,而原料端业务则是深度,是公司最核心的“护城河”。

当下的产能还不能让赵燕满意。近年,华熙生物在天津、安徽巢湖新投产建设两个工厂,在济南加盖了第三厂区,并于2020年收购了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四(占比8%)的东营佛思特。一系列动作后,华熙生物未来3~5年预计总产能将达800吨,仍是行业龙头。但赵燕说,在这个行业里,各家目前的竞争核心并非产量,而在于彼此的创新技术与研发能力。

“比如是否能继续扩大应用场景和领域,是否能再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品质?这才是一种良性竞争。”赵燕说,以微生物发酵法为例,“我们当前是12~14克/升,是否能通过研发提高到20克/升?”而这些,都要靠继续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

华熙生物在内部启用了研发工作室制度。在一个研发委员会的统筹下,有28个以负责人个人命名的研发工作室,主攻不同方向,可与国内高校直接对接,共计研发人员超过300人。赵燕觉得,这样更能调动个人的积极性,面铺得广,也适合全产业链布局,在对接外部资源上更加灵活。“如果是统一设一个研发中心,中心去对接中心,可能很难落地。”

然而,全产业链的发展需要的不仅是研发,还有销售,尤其是C端护肤品领域。该领域是营销重地,销售支出占很大一块,在润百颜等品牌频繁亮相直播间与各大内容平台时,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也在不断上涨。其财报显示,2019年销售费用达5.2亿元,同比增长83%,所占营收比重逐年走高;与此同时,研发费用占比维持低位,2016年至2018年,研发支出占比分别为3.27%、3.14%、4.19%,占比偏低。为此,上交所曾对华熙生物发函进行问询。

赵燕对我解释,公司内部的费用归口不一样。透明质酸研发的难点在于如何转换为工业化量产,但生产转换的试错成本并未算在内,另有一些基础研究费用;同时,公司内部对短期营销费用和长期品牌建设费用有划分,但在做财报时统一归口。她觉得,公司已发展20年了,过去做研究也投入了很多,只是分母(营收)大,不合适与很多新创企业类比。“看一家科技公司,不应该只看研发,毛利润也是一个很好的标准,代表着高附加值。”赵燕说,公司近两年净利润超过5000万,这与在科创板上市的一个条件相符合。

“一家公司有三个核心中心:利润中心、费用中心和成本中心。前端销售虽然有支出,却是能产生利润的中心,研发反而是纯粹的费用中心。这就考验研发能不能出好的成果,为利润中心提高支撑,为成本中心控制成本。”赵燕说,这种夹缝中的压力,倒逼他们更要去不断地自我革新——近年财报显示,在营销与研发支出都上涨的情况下,华熙生物上市后利润增速一度放缓。

目前,华熙生物有200多个在研项目,28个研发工作室配以及30多个中试车间。王玉玲说,很多研究成果其实无法立即转换成市场成果,但公司会把这些项目和技术储备起来,进入“储备池”,待时机成熟再进行转换。在赵燕眼里,这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长远来看能让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比如,有工作室专门研究微生物发酵法产率提高,2018年公司产率还是10~13克/升,2019年则提高到12~14克/升,而发酵产率高达20克/升的方式已然在池里储备;再比如王玉玲开发的消毒凝胶,2016年研发出来后被搁置许久,但在疫情时就能拿出来派上用场。这种研发付出和储备也有回报。据最新财报显示,刚刚过去的2020年三季度,华熙生物的研发和营销费用都创新高,却也迎来了上市后的最强增长季,营收(6.46亿元,同比增加35.49%)和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加12.78%)增长表现亮眼。

华熙生物在济南、上海设有两大国内研发中心,济南主攻原料与药械,上海则是护肤品等,此外还收购了法国高端皮肤管理公司Revitacare,在法国、美国洛杉矶等地有不同方向的研发点。上海研发中心成立于2018年10月,是国内同行业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研发中心之一,涵盖了从市场调研到生产的全产业链环节开发,仅设备成本就耗资4000多万元。

吴越是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医学博士,在上海研发中心拥有自己的工作室,主要负责重建皮肤模型的研发。吴越曾在欧莱雅、上海家化、伽蓝集团工作多年。他说,中外化妆品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差异。“化妆品本来就是一个轻研发、重营销的行业,但欧莱雅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能保持行业龙头,其实跟他们对基础研究的重视有很大关系。”

欧莱雅在全球的研发团队遍及60个国家,有3800多名员工,他们来自30多个学科,超一半员工是博士或工程师,仅2018年就注册了505项专利。吴越在欧莱雅工作时,身边很多同事就是大学里的教授,研发点分布极广,大的中心全球就有21个。每次去法国出差,基本每到一个大城市就有一个研发点要拜访,去一趟法国就得待好几个星期。

欧莱雅基础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吴越如今从事的重建皮肤模型,通俗的理解即“人造皮肤”。据吴越介绍,其与真人皮肤的接近程度超过99%。欧莱雅很早之前就开展了这项工作,并获得了成功。在吴越进入欧莱雅的2007年,集团要求中国研发团队重建皮肤,以便了解亚洲人的皮肤特性。这项基础研究投入巨大,虽有总部指导,中方团队仍耗时4年才攻克难题,完成皮肤重建。2013年,欧洲通过法律,全面禁止经动物安全性测试的化妆品在欧洲销售,重建皮肤模型很快有了用场。

吴越在2020年初进入华熙生物工作,仅耗时半年即完成全层皮肤模型重建。在他看来,这项基础研究未来在国内将有很大作用。“国内很多原料出口到欧美,必然要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就不能拿动物做安全性测试了。”吴越说,国内也在推动化妆品功效性测试,后者更细微,更适合用皮肤模型做。“以前用动物测试其实很残忍,动物也不会告诉你它的感受,但在皮肤模型上,你可以通过很多参数感受到一款产品对皮肤的改变。”

如今,在上海研发中心的吴越工作室,我已能看见一块块的人造皮肤。它们呈粉红色的圆形,直径2~3厘米,看上去像是一个个山楂片,装在小器皿里被培养液包围。吴越说,他希望用这些皮肤模型做更多的测试工作,尤其针对很多化妆品原料。在他看来,很多原料的基础研究工作国内外其实没有研究透,甚至有空白:“比如人参,都知道人参是好东西,但人参究竟会对皮肤有哪些作用?”

这个想法的机缘,来自于他在欧莱雅工作的一段经历。当时,欧莱雅中国的一位原料业务负责人要离职了,他和这位负责人有过一次深聊。这位负责人非常遗憾地说,他在欧莱雅工作多年,但只有3种原料来自中国本土,其余都是进口。“怎么会这么少?”吴越很诧异。对方解释:中国的原料商能提供的测试数据太少了。

他给吴越讲了一个银耳多糖的例子。当时欧莱雅要做一款产品需要这个原料,但中国没有一家原料商能提供完善的检测数据,最后只能在日本找到一家,而这家日本原料商的原料其实来自中国,只是通过技术手段做了测试,翻了好几倍价钱再卖回中国。“所以我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提供粗料,大家都挤在前面,做低附加值的东西。”吴越说,他希望以皮肤模型为起始,搭建平台做更多的测试,以赋能国内整个行业。

这与赵燕对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相符。那座博物馆参观内容的最后一部分是一棵“生命树”,用树的形式展示了华熙生物未来的规划。树枝和树叶部分是从B端原料到各类终端的产品体系,树干是从研发、制造到市场转化的过程,而树的根基,则是各种生物活性物质,透明质酸只是树根中的一个分支。

赵燕解释,她希望公司未来的研发生产更多地关注有助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聚焦在功能糖类和氨基酸类两大类。在透明质酸行业取得了一定成绩后,华熙生物目前已研发生产出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这种物质有助于人的神经放松和睡眠,属于氨基酸类,从研发到生产历时4年。“我们对人体内很多生物活性物质的了解还很有限,以后要逐步填补这些空白。”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探访超级工厂》,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45期1112 探访超级工厂 三一重工

¥15

购买

医护之家

医护之家

医护之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