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假,各医院的部分科室以及专科医院都会迎来青少年儿童就诊“小高潮”,很多家长想趁此假期,解决孩子的健康问题。近日,记者来到市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中医院院区的口腔科看到,候诊区里青少年和儿童是主力军,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进行牙齿矫正。
王女士带着13岁的女儿来做牙齿正畸,也就是“戴牙套”。原来,前段时间,爱笑的女儿突然间不爱说话了,老把自己闷在房间不出门,深谈之后才得知,她由于上牙长得突出,被同学叫成“龅牙妹”,成了同学眼中的“丑姑娘”,孩子因此产生了自卑心理。于是,一放暑假,王女士便带着女儿来矫正牙齿,现在已经是第三次调整牙套了。
“龅牙、虎牙、‘地包天’……孩子歪牙不仅不美观,还是个不容忽视的牙齿健康问题。”市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中医院院区口腔科主任孙琛解释,每年七八月份,前来正畸的青少年占门诊总量的大半。之所以都选择暑期,是因为正畸前需进行口腔检查、拍片、取模并与病患反复沟通确定矫治方案,如存在龋齿等口腔问题,还需治疗后才能进行牙颌畸形矫治,这个过程至少要跑医院两至三次。初戴矫治器初期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适,比如说话不习惯、吃饭不舒服、口水多等,在暑假进行正畸矫治,孩子可以合理安排时间,不影响课业,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助于顺利度过早期的不适。
那么,什么年龄进行牙齿矫正效果好?孙主任解释,正畸没有特别严格的年龄限制,但未成年人做正畸的牙性和骨性调整空间优于成年人,一般都会建议结束换牙再来,也就是11-14岁,男女略有差异。但是,对龅牙、“地包天”等患儿进行早期矫正干预,先佩戴早期功能性矫正器,这样可以利用生长潜力矫正,比较省时省力。如果孩子存在口呼吸、吮指、吐舌、咬物、咬嘴唇、托腮、夜间磨牙、不良睡眠姿势等口腔不良习惯时,家长要留心,因为这些不良习惯会导致儿童颜面部畸形,如反颌(“地包天”)、开颌、双颌前突(龅牙)、下颌后缩等,导致儿童的颜值下降。建议家长在孩子换牙期、换牙后,最好都要到口腔科去看看。
在矫正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好口腔卫生。“饭后认真刷牙,最好选择专用的牙刷。”孙主任表示,带上了牙套后,难免会影响孩子的进食,每次吃好饭后牙齿会卡很多饭菜,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
最后,孙主任提醒家长,孩子的很多口腔问题与越来越精细的食物脱不了干系。软化、流质化的食物,需要的咀嚼次数和力度都变小了,久而久之,会使孩子的咬肌和颌骨退化,导致颌骨萎缩。“其实,从脸型就能看出来,我们和父母一代大多是圆脸和国字脸,但是我们孩子的脸却越来越尖,有些人觉得脸小美观,其实不然。”孙主任解释,颌骨萎缩使得牙齿生长的空间不够,便会挤到一起,导致牙齿长歪,或者智齿倾斜或不能正常萌出,从而影响正常的功能。所以,应适当给孩子吃些粗粮,帮助他们锻炼咬肌和颌骨,从而长出一口漂亮而整齐的牙齿。
全媒体记者 冯梦苓 通讯员 张汶汶
声明:本文转载自【慈溪新闻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