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忒咪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分享转发)
我们常说: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大众对于颜值的诉求,不少孩子走上整理自身缺陷的道路上。
这本身,无可厚非。
但如若,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和自我形象,却将父母摆上了烧烤炉子,那就有悖于我国的传统美德。
而这种,遇到事情就向父母张口,不自己考虑解决的人群,也被称之为“巨婴”。
女孩哭诉:割双眼皮要2万,父母不给钱
17岁的小丽,今年后季就要上大学了,最近她觉得自己的单眼皮不太好看,影响自己的外在形象,于是跟父母提出要割双眼皮。
女孩子爱美,本无可厚非,但关键的是,小丽的父母都是普通平凡的农民,一年到头都挣不下三瓜俩枣,而且还要供女儿读书。
而女儿一张口,就要两万,这对于老两口来说,真是有些困难,所以父母就劝慰女儿,等过两年手头宽裕,你大学毕业了再说。
听到父母的回复,小丽很是伤心,在网上哭诉招来网友围观,引起不小的热议。
无独有偶,近日在论坛上也有这种情况的帖子,发帖人是一名研究生,她觉得自己牙齿不好看,所以就跟父母要钱,准备整牙,但同样得到了让她不满意的回复。
于是乎,她跟小丽的做法一样,在论坛上洋洋洒洒几千字,控诉自己的父母,目前帖子已经近60万点击。
事实上,当这些孩子把一切都推向父母时,他们自身是没有任何感觉的。
他们只有一种反应:为什么我要钱,我爸妈不给?
而不是常规的思考:家里是不是遇到难处了?我该怎么办?
而前者的思考模式,其实就是巨婴的典型表现。
巨婴有一个特征,他们不知道感恩父母,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觉得这一切是应该的,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索取,但从未奉献。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
而一旦养出巨婴般的孩子,那么势必就会给父母带来莫大的痛苦。
那么,巨婴般的孩子,到底是怎样养出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巨婴”。
父母的过度宠溺,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在网上,有一群人不以啃老为耻,反以啃老为荣的啃老一族。
这些啃老族,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群体,甚至在里面分享自己啃老的经过,以及父母气急败坏的过程。
你能想象,他们竟然以啃老的时长排资论辈,以压榨亲人为荣耀吗?
但事实上,这一切都真实存在。
这群孩子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不会考虑别人,只会从自身角度出发,对自己有利的,无关好坏,都要做到底,对自己没利的,就算是亲生父母,也要远离。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只有一个:父母的过度宠溺。
不得不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和物质水平,早已提高了好几个等级,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宠溺和包容,也是水涨船高。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受一丁点苦,好吃好喝的都会紧着孩子。
而越是这样,父母越是失去了自我人格,越是这样,孩子越是无法无天。
因为,父母给他们建立的社会规则是错的,他们从小会认为,生活就是这样的,所以一开始是压榨和索取,那么这一生都是压榨和索取。
所以,无条件的宠溺,是造就巨婴的罪魁祸首。
而溺爱不是爱,真正的爱是包容和理解。
美国教育当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十码法则”:
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要保持二十码的距离,父母不是孩子的保姆,不需要包办孩子的一切,而是应该从小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拥有选择和决定权,从而在这种教育之下,避免巨婴的出现。
父母“隐藏式教育”,孩子看不到血和泪
什么是“隐藏式教育”?说白了,就是只把好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而为了家庭运转,而付出的辛酸,却永远不愿意让孩子看到。
这样的父母,在目前的环境下,不算少数。
明明经济运转紧张,还要安慰孩子没什么关系。
明明在外辛苦一天、疲惫不堪,回到家里,仍要装得云淡风轻,精力充沛。
很多父母可能认为,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不因为其他事情分心。
但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
正如郭德纲教育儿子郭麒麟一样,从小让他吃得家庭的苦,长大了才能在外面少遭罪。
但很多家长,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把自己包装得无比强大,却忘记了,在孩子面前,也可以适当示弱。
只有这样,才能才能看到父母的辛酸和辛苦,也才能激发孩子的奋斗欲和保护欲。
只有知道生活是苦的,才能学会感恩父母的付出,才能知道如何去努力奋斗自己的未来。
不懂感恩,也从未刻意练习
90%的父母不知道,感恩是需要刻意练习的。
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心肝宝贝,而孩子怎么需要感谢自己的父母呢?
而越是这样,孩子越不懂得感恩。
久而久之,孩子缺乏感恩的思维习惯和认知,从而有极大的概率变成巨婴。
有人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研究显示,国内80%的孩子是缺乏感恩的思维习惯的。
换言之,感恩是孩子身上最稀缺的习惯。
而这一切的缘由,到底是什么呢?
说到底,是父母给孩子任何爱和东西的时候,是无条件的付出和给予的。
而且,给得畅快淋漓,要的,也一点无畏。
但这世界上,真有免费的午餐吗?就算是父母,也需要听到孩子的感恩。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刻意去锻炼孩子的感恩习惯,从父母自身出发,互相道谢,从而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懂得练习感恩,才知道付出和奉献,才能让孩子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永不偏航。
记得多年前的一个采访,让孩子说出你尊敬的几个人。
而中国孩子的回答,大多是明星、歌手、球星……,但唯独没有父母。
所以,在这期内容的最后,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明白,爱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双向的包容和理解。
只有这样,爱,才是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