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受欢迎的蔬菜有增城菜心、生菜、苦麦菜、荷兰豆、甜豆,均价分别为4.2元/斤、3.5元/斤、3.4元/斤、8.2元/斤、8元/斤,价格与一周前基本持平。
记者发现,各大菜市场都有韭菜出售。青韭菜均价为5元/斤,黄韭菜和韭菜苔价更高,均价分别为11元/斤和13元/斤。兴发市场菜贩黄婶告诉记者,目前不是韭菜生长的旺季,所以价格会贵些。
本周菜市场上还多了一种炭黑色的姜。经询问得知,原来是菜农将新鲜本土黄姜用稻草熏焖而成的熟姜。
记者了解到,目前本土黄姜大量上市,均价为4.5元/斤;熟姜价格要略高些,均价为12.5元/斤。
在小楼种姜的菜贩陈姨说,熟姜用盐腌制能保存一年时间,具有下火功效,煲汤或煮糖水时加一些,有利于缓解长期咳嗽不止。
兴发市场家禽档鹅肉热卖。
鹅肉畅销均价23.3元/斤
无鸡不成宴,无鸭吃不欢,无鹅缺一味,过冬当然少不了鸡鸭鹅来撑场。
在区三大菜市场,记者看到,不少家禽店备足了货源,各种家禽的售价并无明显上涨,已宰好的鸡、鸭、鹅均价分别为13.8元/斤、12.7元/斤、23.3元/斤。
除已宰家禽销售走俏外,活公鸡的需求量也增多。记者看到,在市场外围多了几档销售活公鸡的摊位,价格较一般的鸡贵了10元/斤,价格为24元/斤,吸引了不少街坊购买。
“这两天,来买鸡、鸭、鹅的人多了不少。”富鹏市场一家禽档档主告诉记者,鹅肉销量涨幅最明显,即使价格较鸡肉和鸭肉要贵,但购买的人很多。
据介绍,不少家庭在冬至都有祭祖传统,所以大家多会选择购买整只的鹅。
此外,因祭祖需要,各大菜市场出现不少卖油炸“寿桃”的摊位,每个“寿桃”售价1.5元。
水产方面,本周麻虾、大头虾、花蟹等海鲜价格均有上涨,均价分别为35.3元/斤、46.7元/斤、41.5元/斤,较一周前均上涨了2—5元/斤,濑尿虾价格则有所下降,售价为26—30元/斤。
东区市场灌肠加工店员工在灌肠。
自制腊肠加工费5元/斤
记者了解到,冬至前后是腌制腊肠、灌腊肠的最佳时机,不少街坊都会亲自腌制腊肠。腊肠制作虽说简单,但绞肉这一工序却麻烦,不会做或怕麻烦的街坊,多会让灌肠加工店的人帮忙制作。
在兴发市场和东区市场,记者看到,灌肠加工店前围了不少前来加工腊肠的街坊。东区市场一灌肠加工店店主介绍,市民只需提供猪肉作为原料,加工店便会将猪肉切块腌制,然后通过机器搅拌猪肉并灌肠,最后捆扎成小段腊肠,全程方便快捷,加工费为5元/斤。
■每周过招
教你制作广式腊肠
用料:瘦肉3500克,肥肉1500克,精盐100克,白糖250克,生抽250克,白酒150克,硝2克,清水750克。
腌制:第一步是将肥肉放入开水中浸熟,拌上少量白酒,埋入白糖之中(此法被称作“冰肉”,因肥肉腌透煮熟后呈透明,有如冰块而得名,且如此制法,可令肥肉不肥不腻),腌约1天后,用刀切成比黄豆稍大的肉粒;第二步是将瘦肉(最好是无皮猪肘肉)切成又好象黄豆大小的肉粒,调入精盐、白糖、生抽、白酒和硝拌匀,腌约至少8小时。
风腊:待以上两种肉粒分别腌透后(若想腊肉爽口,可将瘦肉先搅挞一番),放入同一钢盆之中,加入清水,借用漏斗将肉压入泡软的肠衣之中,以九成饱满为度,然后将两端肠衣打结,用针耙在肉肠上密插,以利疏气,再用麻绳每隔30厘米分为一段绑上,中段绑上水草,挂穿在竹杆上,先用炭火稍稍焙干,再放置通风处晾晒7天左右,以肉肠身硬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