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结构。
透明质酸钠,又名玻璃酸钠,俗称玻尿酸,是由N-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说白了,玻尿酸属于糖类。在医学整形中作为注射用软组织填充剂,用于注射到皮肤真皮层或皮下组织内,达到纠正皱纹,改善皮肤外观的作用。
二、生产工艺及优缺点
1.组织提取法
透明质酸在动物的各种组织中广泛存在,如皮肤、关节液、脐带、眼睛玻璃体、鸡冠等。其中在脐带,关节液、玻璃体和鸡冠中的透明质酸含量是最高的。鸡冠是组织提取法最常用的原料。将鸡冠研磨绞碎后,通常用丙酮或乙醇直接浸泡处理,然后加入无菌水后加热提取。
国内目前有十几家透明质酸的生产厂家,且这些企业大都是用动物组织提取法。组织提取法的特点是工艺流程简单,获得的透明质酸分子量较大,粘度高,保湿性能好。但由于受原料有限的制约,且原料中的玻尿酸含量低,同时玻尿酸又还与硫酸软骨素等粘多糖共存于生物组织中,故此法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难以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比较适用于原料来源分散的小规模生产。除此之外,动物源制品容易成为病毒传播的载体,会有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
2.微生物发酵法
微生物发酵法主要用的菌种为兽疫链球菌,是利用链球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向胞外的荚膜中分泌代谢产物而形成透明质酸。1985年,日本资生堂集团利用现代微生物发酵技术与工业设备规模化生产出了透明质酸。
兽疫链球菌产透明质酸的透射电镜照片((Chong et al., 2005)
《透明质酸的发酵与提取工艺研究》表明,以马链球菌兽疫亚种ATCC3 9920作为原始菌株,经过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酵母浸出粉2%, MgSO
4
0.2%, K
2
SO
4
0.13%, Na
2
HPO
4
0.62%,在15L全自动发酵罐上进行发酵,培养温度35℃,溶氧≥20%,风量比1:1.5,罐压0.05MPa,pH保持7.0左右,采用流加补料,发酵48h,菌浓OD
660
达到了最高值29.3,透明质酸含量也达到了最高值6.596 g/L。
发酵完成后,该作者采用了如下分离纯化流程,其他生产厂家也使用了类似的工艺。
透明质酸分离纯化流程
三、产品标准。
由于以上生产工艺涉及各种发酵用原材料、提取用原材料及溶剂乙醇等物质,必须对终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对此,国家权威机构也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对玻尿酸终产品的质量进行约束。
涉及医用玻尿酸的国家标准有《YY/T 0962-2014 整形手术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该标准对产品的各项参数及检测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外观、有效使用量、粒径分布、注射器柄推挤力、红外鉴别、溶胀度、渗透压、pH、含量、蛋白质、重金属总量、交联剂残留量、添加剂、润滑剂、无菌、细菌内毒素、溶血性链球菌溶血素、生物学评价和降解试验。
消费者不要盲信五花八门的检验,比如滴白纸浸润看是否扩散、手中反复揉搓待水蒸发后看有无结晶等方法都不是专业的检测方法,换了其他物质同样适用这些歪门邪道的方法。
四、特别注意
注射玻尿酸属于医学行为,消费者在使用前必须花时间确认三件事情:
1.务必确认自己所选择的医疗美容机构是否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确认“诊疗科目”中,是否涵盖“美容外科”或“美容皮肤科”。
2.务必确认执行注射的医师是否持有《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书》。
3.务必确认所用产品已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包装盒上都有注明,其上市注册号可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查询一栏进行核实。
最后,希望所有爱美人士都能通过正规途径进行安全有效的医疗美容行为,为自己的美丽增加一份安全健康保障!